法制周報訊(通訊員 劉思思 賀宇)10月20日,一面繡著“千里送檢情,檢民一家親”幾個大字的錦旗寄到了攸縣人民檢察院。原來,遠在浙江省麗水市縉云縣的被救助人江某母子收到了司法救助金5萬元,特意寄來了一面錦旗表達感謝,至此,一起由市、縣兩級檢察院聯合辦理的跨省司法救助案件圓滿完成。
2008年1月19日,在湖南省攸縣與江西省交界的偏遠山區發生了一起云南、浙江兩省伐木民工打架事件,造成浙江民工陳某死亡,多人受傷。案發后,馬某等四名云南民工被抓獲歸案,另一名嫌疑人王某在逃。2020年6月20日,王某在朋友的陪同下到攸縣公安局投案自首。同年8月14日,該案移送攸縣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。
檢察主動提起救助
在辦案過程中, 承辦檢察官發現案件中加害方和受害方都是離鄉背井的民工, 靠在偏遠山區伐木維持家人生計,生活都很困難。從案發到現在,被害人家屬也未獲得任何賠償。經審查后,發現該案符合司法救助條件,遂主動提起司法救助。
兩院跨省協作辦案
由于該案發在12年前,案卷中沒有記錄相關證人的電話、手機等聯系方式,聯系地址也早已變更。為辦好這起首例跨省司法救助案,攸縣人民檢察院主動向株洲市人民檢察院和縣委政法委匯報案情,爭取得到支持。同時,通過各種渠道聯系到浙江省縉云縣人民檢察院。縉云縣人民檢察院得知救助案件情況后,非常重視,立即向被害人陳某的妻子江某戶籍地政府、所在村委會核實情況。幾經周轉,終于尋找到了江某母子。原來,江某見行兇的幾人沒有經濟賠償能力,而雇用伐木工人的老板怕被牽連也跑了,沒有生活來源的江某只好帶著兒子回了浙江省縉云縣老家。江某體弱多病,靠撿拾廢品維持生活,兒子陳某旺在本縣一家工廠打工,收入不高,至今未婚,系當地的低保戶。
聽證促進救助公正
為了確保司法救助工作公開透明,攸縣人民檢察院對該案召開了公開聽證會。聽證會邀請了人民監督員和律師等三人為聽證員,案件承辦檢察官詳細介紹了檢察司法救助范圍、刑事案件情況和擬救助對象江某的家庭生活現況、疾病診斷資料、當地政府和村委員會出具的生活情況證明等材料。該院認為被害人系家庭主要勞動力, 其受到犯罪侵害死亡后,依靠其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近親屬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,生活困難,符合國家司法救助的條件,提出擬對被救助人江某發放司法救助金的救助意見。經聽證員評議,一致認為依法應當對江某予以司法救助。
市縣兩級聯合救助
考慮到江某母子的現實情況,而基層司法救助資金有限,攸縣人民檢察院在取得縣委政法委支持的同時,將案件提請株洲市人民檢察院進行聯合救助,上下聯動,通力協作,積極幫助江某母子開展國家司法救助工作。2021年9月,市、縣兩級檢察院為江某母子共同爭取到司法救助金共計5萬元。
一直以來,攸縣人民檢察院始終堅持“以人民為中心”的司法理念,積極主動開展國家司法救助工作,充分發揮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在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的作用,讓困難群眾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,收到了良好的政治、法律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。
責編:劉惠明
來源:法制周報